1.生態環境部黨組召開會議
9月1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第三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議精神。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列席會議。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2.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部長黃潤秋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以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生態環境科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利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部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3.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8月30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審議并原則通過廣東陸豐核電5、6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審評情況。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4.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9月1日,2022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以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核心,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協同推進沿海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5.《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大會主席團會議
8月29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以視頻形式主持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主席團會議。會議圍繞COP15第二階段會議、高級別會議、配套活動的籌備以及會間進程展開討論。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6.生態環境部部長、《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席黃潤秋視頻會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
8月30日,生態環境部部長、《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黃潤秋以視頻形式會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雙方圍繞COP15第二階段會議、高級別會議籌備,“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磋商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7.中國組織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重要議題政策談判交流會
8月30日,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同主持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重要談判議題政策交流會。中國代表團團長、COP15主席國代表、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出席并致辭。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8.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9.生態環境部研判上半年水生態環境形勢,部分地區汛期污染強度大等問題不容忽視
2022年上半年,3641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5.7%,同比增加4.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1%,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但同時,全國水生態環境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地區汛期污染強度大,消除劣Ⅴ類工作滯后。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10.生態環境部通報7月和1—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通報了2022年7月和1—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9.0%,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PM
2.5平均濃度為1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
10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2%;O
3平均濃度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0%;SO
2平均濃度為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
2平均濃度為1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CO平均濃度為0.7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11.生態環境部發布9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9月上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良好,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華南、成都平原和陜西關中地區局地可能出現O
3輕度污染過程,華東中部局地可能出現O
3中度污染過程;受沙塵天氣過程影響,新疆南疆局地可能出現PM
10重度污染過程。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12.生態環境系統多名個人、多個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
8月30日,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共計397名同志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198個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其中,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多名個人和多個集體受到表彰。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