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湖南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1年5月28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督察報告。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21年7月16日向湖南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反饋會由湖南省省長毛偉明主持,督察組組長徐敬業通報督察報告,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作表態發言。葉民副組長,督察組有關人員,湖南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湖南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推進生態強省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
湖南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守護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牢抓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相繼出臺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重點工作實施方案、負面清單實施細則,旗幟鮮明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把建設生態強省、美麗湖南作為重要內容。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四年部署推動“夏季攻勢”,完成3906項整治任務。2017年以來投入949億元用于督察整改,有效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統籌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累計關停治理“散亂污”企業1563家、涉重企業1200余家,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陽水口山、郴州三十六灣、婁底錫礦山五大重金屬污染嚴重片區環境有所改善。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1.7%;所有地表水國控斷面退出劣Ⅴ類,長江干流湖南段及湘、資、沅、澧四水干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Ⅱ類標準;森林覆蓋率達到59.9%。
大力推動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拆除砂石碼頭251個,取締入河排污口近1000個,退還長江岸線7.24公里,完成岸線復綠2.4萬畝、港口碼頭復綠47.7萬平方米;依法拆除47萬畝矮圍網圍,累計清除38.6萬畝歐美黑楊,2020年洞庭湖湖體總磷濃度較2015年下降46.4%。全面開展“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推動漁民上岸轉產安置;修復濕地生態8.6萬畝,2020年洞庭湖越冬候鳥、江豚、麋鹿穩定棲息數量均創新高。
湖南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6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321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3091件,其中責令整改1862家;立案處罰419家,罰款2251.82萬元;立案偵查56件,拘留48人,約談194人,問責217人。
督察指出,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但對標對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仍有不少差距。
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
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認識有偏差,對生態環保緊迫性認識不夠,存在畏難情緒多、依賴思想重、新發展理念樹得不牢等問題。湘西州花垣縣屬于“錳三角”區域,歷史遺留錳渣處置不力,振興公司錳渣庫滲濾液處理工程不正常運行,民樂鎮、貓兒鄉、排吾鄉錳礦區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建設滯后,部分含錳污水排入外環境。邵陽市為引進吉電長樂光伏項目,在項目尚未取得任何行政許可情況下,主動協調調整區域用地規劃,默許企業毀林占地。永州市為開發湘江源森林公園旅游資源,申請降低湘九公路涉及保護區域等級。
2021年4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與電解錳企業負責人開展座談。
存在“兩高”項目上馬沖動現象,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堅持續建。湖南省在編制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時,未落實《關于全面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退出石煤開發”要求,仍允許懷化發電項目采用當地石煤作為燃料,環境風險隱患較大。湘鋼集團東安石灰石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未進行能源評估就已開工建設。化解過剩產能不夠有力,懷化市為引進日產8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在省內熟料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依然接受其他省外出讓熟料產能進行置換。
省級統籌謀劃不夠。湖南省對礦山生態修復、重金屬污染治理、礦涌水治理等歷史遺留問題,統籌謀劃、指導幫扶不夠;一些地方一味“等靠要”,工作標準不高,導致一些重點工作推進遲緩。郴州市魯塘礦區廢棄礦山占地560公頃,遺留生態環境問題長達十余年未開展整治;全省數十萬噸歷史遺留及每年新產生的數千噸砷堿渣未得到有效處置;一些地方礦涌水治理投資巨大,效果不佳。
部門責任落實不力。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對城市污水管網改造重部署、輕督促,對任務完成情況只調度、不核實,發布的長沙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高達100.92%,兩次提供的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數據有明顯出入;對全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底數不清,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推進不力。省農業農村廳對化肥減量工作重視不夠,僅2019年明確減量指標任務,工作部署推進不力。省交通運輸廳港口碼頭污染問題整治走過場,僅靠調度統計表來掌握情況,工作不嚴不實。
督察還發現,湖南省部分整改工作進展緩慢,株洲市、衡陽市先后因督察整改不力被國家有關部門公開約談。
二是推進長江大保護不夠有力。
湖南省未按要求完成“十三五”老舊污水管網改造任務,生活污水收集缺口大,全省雨污合流制管網占比達38.6%,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普遍達不到設計標準。2020年,全省161座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有38座進水COD濃度低于100mg/L。長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但污水管網短板問題非常突出。長沙主城區一半排污管網為雨污合流制,株洲主城區雨污混接2761處,湘潭主城區近50公里污水管網存在斷頭、缺失問題,且有多處管網空白區。三市沿湘江建有107個排漬泵站,普遍存在混排生活污水問題。2020年以來,長沙市僅小西門、趙洲港兩個泵站就向湘江抽排1127萬噸雨污混流水,石碑大港排口排放5890萬噸雨污混流水進入湘江二級支流圭塘河。“十三五”期間,株洲、湘潭2市老舊污水管網改造任務完成率僅分別為7.3%、9.7%。株洲市三次報送的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數據前后出入較大,存在重復統計、一數兩用問題,均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距,明顯作假。
農業面源污染管控不力。洞庭湖區岳陽、常德、益陽三市化肥減量工作不嚴不實,敷衍了事。三市農業農村部門基本沒有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常德市漢壽縣臨時編造虛假臺賬應付督察組;益陽沅江市上報通過減少水稻、油菜等種植面積實現化肥減量,但現場核查發現,實際種植面積不降反增。化肥減量數據統計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各有“一本賬”,且差異較大,數據虛假失真。
生活垃圾處理短板明顯。全省95座垃圾填埋場有31座超設計能力填埋,占比達32.6%。婁底市燕子巖,邵陽市大祥區蔡鍔鄉,懷化洪江市黔城、安江等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滲漏、直排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
碼頭污染防治不到位。湘潭市港口碼頭污染防治屢治屢落空,對諸多既有問題謊報瞞報。湘潭港鐵牛埠港區一期碼頭、易俗河港區一期碼頭、九華港區寧家灣碼頭不同程度存在污水處理設施閑置、污水收集不到位等問題,大量雨污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排湘江。岳陽港岳陽林紙煤碼頭關閉長期不落實;株洲港建霞碼頭無污水處理設施,油污收集罐和生活污水收集罐淪為擺設。
2021年4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湖南省湘潭市現場檢查某碼頭廢水處理設施并采水樣。
三是重金屬和礦山污染問題依然突出。
湖南省部分區域及工礦場地重金屬污染嚴重,涉重尾礦庫、廢棄礦山多。部分歷史遺留涉重廢渣治理進展遲緩。
大部分在產砂石土礦存在越界開采、侵占林地、超規模開采等問題。邵陽縣長陽礦區2萬余噸廢渣侵占土地;婁底市2020年砂石土礦開采量達4304萬噸,超出“十三五”規劃要求的年開采量近1倍。懷化市溆浦縣5家硅砂開采企業附近山體植被大面積被破壞。張家界市210多家大理石、方解石采石制砂企業,多點無序開發,非法毀林占地時有發生。
全省各類廢棄礦山達6950座,大部分未落實“誰開發、誰治理”要求,生態修復率不到45%,部分修復工程浮皮潦草。懷化市547座廢棄礦山,70%未開展治理修復,大量酸性含重金屬淋溶水直排。婁底市368座廢棄礦山中超過三分之二未開展治理修復,其中79個礦洞排放強酸性廢水。部分尾礦庫環境安全隱患較為突出,湘西州49座需要開展治理或閉庫尾礦庫,僅完成閉庫10座。邵陽市應完成治理的26座尾礦庫,尚有11座未開展治理。此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機制不夠完善,后續恢復治理多由屬地政府兜底埋單。
四是一些重點生態環保工作推進不力。
結構性污染問題依然突出,天然氣消費占比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公路貨運量占比過高,產業轉型升級乏力。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環境壓力仍然突出。第一輪督察指出的郴州市嘉禾縣機械鑄造業環境污染問題仍未完成整治,“散亂污”局面沒有改變。
園區環保水平較低。普遍存在園區規劃環評執行不嚴、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不到位、企業環境違法現象時有發生等問題。2019年以來,全省十余家產業園區因環境問題被省級及以上生態環境部門掛牌督辦。衡陽市松木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存在鉈超標排放現象;常德市桃源縣陬市工業園內企業存在直接將第一類污染物排入污水處理廠的現象;株洲市攸縣攸州工業園多家企業仍使用簡易鍋爐燃燒煤炭、木材,無污染治理設施;郴州市永興縣太和工業園必須辦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11家入園企業中僅3家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一些重點改革工作落實還不夠到位。湖南省落實中央環保垂改指導意見要求不夠有力,省級生態環保督政體系還需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基礎數據有待統籌整合,觀測、調查、評估等基礎工作有待加強。
督察要求,湖南省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推動美麗湖南和生態強省建設。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對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的倒逼作用;統籌推進尾礦廢渣、礦涌水等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持續開展“一湖四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湖南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湖南省委、省政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