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環境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優美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2.“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年” 啟動活動在京舉行
4月20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年暨2021年中國-中東歐國家線上兒童環保繪畫展啟動活動在京舉行。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岀席活動并作主旨致辭。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秘書長秦剛岀席活動并致辭。阿爾巴尼亞、波黑、捷克、黑山等中東歐國家駐華使館代表,奧地利、白俄羅斯、瑞士等觀察員國駐華使館代表參加活動。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3.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會暨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總結部署會召開
4月20日,生態環境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會暨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總結部署會,總結“十三五”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成效,部署“十四五”以及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重點工作。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福建省委書記尹力出席會議并致辭。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副省長鄭新聰出席會議。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主持會議并作會議總結。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4.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福建調研
4月1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福建省三明市,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及鄉村生態振興開展調研。黃潤秋強調,福建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之一,要立足“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要求,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建立起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5.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視頻會見保爾森基金會主席
4月2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視頻會見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基金會主席亨利·保爾森。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等生態環境領域的務實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6.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入下沉工作階段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二輪第三批8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21年4月6日至4月9日陸續進駐山西、遼寧、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廣西和云南8個省(區)開展督察。截至目前,各督察組均已進入下沉工作階段。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7.生態環境部召開2021年建議提案交辦會
4月2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21年建議提案交辦會,傳達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建議提案交辦會精神,研究部署2021年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會議并講話。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8.中美氣候變化磋商在上海舉行
4月15日至17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在上海舉行會談。雙方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領導人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等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交流,取得積極進展,達成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重啟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合作渠道。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中方將同美總統氣候問題特使舉行會談
9.生態環境部印發指導意見 進一步加強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 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
為進一步轉變監管理念,優化執法方式,加強正面清單管理,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實現科學、精準、依法治污,生態環境部于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共四個部分十條,從總體要求、加強正面清單管理、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落實企業守法責任等四個方面提出要求。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10.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問題答記者問
近日,日本福島核事故處理后廢水排海問題引起社會公眾廣泛關注。對此,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
11.“第二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公眾投票通道開啟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生態環境部于上午8時開啟“第二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公眾網絡投票通道,邀請各界參與投票。推選活動于2020年4月23日啟動,截至2021年1月31日,征集有效圖書共計281本。其中,國內著作143本,譯著138本。經評審專家評議,初選40本圖書(國內著作20本、譯著20本)接受公眾投票。更多內容,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