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獲得優勢技術助力 將在承接重大工程和項目落地、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等四方面形成支撐
據新華社電 《發揮中關村節能環保技術優勢 推進京津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7月11日發布,三地政府將在方案指導下,發揮中關村節能環保企業技術優勢,推進京津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方案提出,將通過承接重大工程和項目落地、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形成跨區域節能環保項目合作機制、搭建綠色金融服務平臺4個方面措施,促進津冀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京津冀三地還將推進智慧環保平臺建設,支持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搭建環保數據共享平臺。同時,推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與水污染處理,重點推廣煙氣中多污染物聯合脫除技術,助力實施燃煤電廠超凈排放。
此外,京津冀三地還將協同推進固體廢棄物處置與土壤修復,推廣高效節能技術及新能源與能源互聯網應用,建設一批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項目。
據了解,2016年,中關村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總收入達5917億元,企業數量1500余家。中關村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創新資源集聚,形成了以技術服務、工程總包、集成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中關村管委會產業處調研員陳星表示,在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背景下,三地政府努力為企業對接“技術需求”和“環保需求”,將共性關鍵技術引入企業經營的上下游鏈條中,使得“環保技術提供方”與“產業升級需求方”能夠信息共享,助推企業做大做強,有效推進地區產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