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深貧雜鐵礦資源高效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順利通過驗收
2016年6月22日,由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技術中心依托單位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鋼鐵研究總院、東北大學等18家單位聯合參加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深貧雜鐵礦資源高效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編號:2012BAB14B00)”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項目各單位經5年的技術攻關,針對我國深貧雜鐵礦資源開發的現狀、問題開展研究,對復雜、難采、難選、低品位、底部、深部鐵礦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進行整體突破,通過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開發、集成、創新了多項能夠實現我國深貧雜鐵礦石資源高效利用的行業共性、關鍵性技術體系。研究了深部貧礦床大規模上行式無廢開采綜合技術,形成了以誘導干擾技術實現深部上行式開采的理論體系和方法,示范礦山采充效率提高16%,綜合生產成本降低15.2%;研究了難處理鐵礦石高效選冶綜合技術和裝備,開發出“江口式”極微細粒鐵礦高效磨選工藝、回水循環利用技術及凌源微細粒鐵礦石深度還原--高效分選工藝,獲得了鐵精礦品位62.7%、鐵回收率65.15%的工業試驗指標,深度還原鐵粉產品TFe 87.36%、鐵回收率90.32%;研發出復雜難選鐵礦的低溫流態化磁化焙燒成套技術,建成單臺10萬t/a流化床磁化焙燒磁選產業化示范工程,焙燒熱耗32.5 kgce;開發了低品質“紅礦”轉底爐生產粒鐵新工藝,建設了年處理“紅礦”萬噸級轉底爐直接還原生產粒鐵中試示范,鐵回收率91%~96%、粒鐵含鐵量≥95%;研究了高碳酸鹽難選鐵礦石選礦關鍵技術與裝備,形成了高碳酸鹽型鐵礦石“分步浮選--中礦深選”新工藝,建成年處理量170萬噸的高碳酸鹽鐵礦石高效選礦生產線,浮選精礦品位64.24%、作業回收率75.61%。
項目研究共發表論文74篇,出版科技著作2部,完成行業標準1項;獲國內專利授權31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項;獲省部級獎勵5項;培養博士20人、碩士33人。研究成果分別在馬鋼羅河礦業、安鋼舞陽礦業、湖南華菱礦業、云南曲靖越鋼、廣西盛隆冶金、山東焦化集團、鞍鋼集團等多家大中型礦業公司、鋼鐵企業成功應用,為實現我國深貧雜鐵礦石資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