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第十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征文及報名的通知
經中國科協批準,由我會聯合有關學術團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第十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定于2019年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將圍繞“傳統文化智慧、美麗綠色家園”為主題展開深入研討,著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傳統思想、文化的信息交流,將東西方傳統中的文化、哲學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共同尋找走出環境和生態危機,共建人類生態文明的正確途徑。
由于生態系統不可切割、生態后果不分疆域,生態系統是真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態文明將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的主體文明。生態文明正日益成為全人類的廣泛共識,為不同文明之間交流對話、互融互鑒、共同發展提出了共同的目標。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其鮮明的全球視野和開放品格,揭示出工業文明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人類社會必然走向“生態文明”共同體的特殊運行規律,這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當代中國和世界文明發展的獨特貢獻。
會議將邀請有關領域的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及資深媒體人士,就生態文明理論和實踐等相關問題進行研討和交流。同時,還將邀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精深研究的資深專家到會并發言,講述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會議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用全球共贏的目光審視人類文化和文明發展,以科學、公正、辨證的觀點去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精髓,傳播中華文明“開放、包容、和合”理念,讓全球更多政府和人民認同生態文明的中國智慧、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為建設一個全新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貢獻智慧和力量。
現將本次會議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時間、地點
時間:2019年11月1日—4日(1日全天報到)
報到地點:溫都水城(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王府街55號)
開幕式地點:人民大會堂(擬定)
二、會議主題和議題
(一)會議主題:傳統文化智慧 美麗綠色家園
(二)會議議題
1.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與時代價值
2.如何理解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六大原則”
3.如何認識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4.如何理解生態文明將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的主體文化
5.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性特征與重點任務
6.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關系
7.如何理解三期疊加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8.“一帶一路”與生態文明
9.傳統文化智慧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淵源
10.“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的社會主義生態價值觀念是什么
11.在“三大攻堅戰”關鍵期如何發揚傳統文化智慧
12. 傳統文化智慧與健康養生
三、會議舉辦形式
會議將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就生態文明的熱點問題和解決方略展做大會特邀報告,同時設置專題論壇、學術沙龍和分會場:
(一)大會特邀報告 會議將特別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在大會主會場做特邀報告。
(二)分會場報告 本次會議擬設置專題分會場和學術沙龍等交流環節。歡迎參會者積極投稿(摘要),申請分會場的口頭報告機會。
四、投稿要求
1)論文首頁腳注處須注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務與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E-mail)。
2)要求文章論點明確、文字通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征文格式為word文檔,字數不超過6000字。
3)請將提交論文的電子版發至會議指定電子郵箱 eco_civilization@126.com,報名截止時間9月30日。
4)會議優秀論文將編入會議論文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正式出版。
五、參加人員
本次會議將邀請國家相關部門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研究、傳統文化研究、生態哲學、環境史等相關的專家與學者,易經文化研究者、道教文化研究者、書畫藝術家等,以及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園林綠化企業代表等。
六、媒體支持
通訊社:新華社、中新社
電視臺:中央電視臺
報刊類: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 人民政協報、中國民族報、中國宗教、中國道教、 環境與生活雜志、中國環境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中國縣域經濟報等
網絡媒體: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中國經濟網、騰訊、網易、光明網等
七、聯系方式
1.第十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秘書處
地 址:北京市天通苑西三區26號樓6門5層
聯系人:李彥青(13701274732) 李祉辰(13801130382)
周紅濤(13910207637) 徐藝榛(18663853075)
電子郵箱: eco_civilization@126.com
網 站:www.csestcec.org
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孫自利
電話:010-62210689
附件1:附件一-會議組織機構.docx